李蘭娟院士:疫情高峰期在預測中,有望在5天內篩選出首批抗病毒藥
日期:2020-02-01 來源:1月30日,《X診所》節目組前往杭州專訪了奮戰在此次疫情防控第一線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李院士就目前大家特別關注的問題做出了詳細回應。
一)網傳疫情即將進入爆發期,是真的嗎?
這兩天有一條微博被大家瘋傳,即“后面5天將會是爆發傳播期”,造成了大家“朋友圈”里不小的恐慌。
就這個問題,李院士是這樣說的:
未來幾天會是疫情的高峰期,但不會是爆發期,其原因在此次冠狀病毒有最高14天的潛伏期,目前正是武漢輸出的病例發病高峰時間,所以在數據上看起來會比較高。
在這一波高峰過去后,李院士預測還會有一次小高峰。因為武漢輸出病例也會有部分傳染給他人,當到了這些被傳染者發病的時候,感染病例還會呈現階段性上升。
但是只要防控措施做的好,不要再一代代傳下去,那此次疫情就能被控制住,畢竟受感染的只是小部分人,絕大多數人都是健康的。
二)3-5天內,第一批藥物測試結果會出爐
李院士也為我們帶來了關于抗病毒藥品研究工作和疫苗研制工作的新進展。
除了奮戰在第一線的醫務人員,病毒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也在不斷突破,讓我們對病毒更全面的了解,能夠對抗它、預防它。李院士介紹:目前我們已經成功的分離到7-8株病毒株,并可將之用于兩個部分的研究:
① 為抗病毒藥物的篩選。大家可能都看到一些新聞介紹,目前在治療一線,有一些包括抗艾滋病藥物在臨床上的運用,但治療結果其實是各有差異的。有了病毒株,科研人員就可以把目前在使用的、備選的藥物進行試驗,篩選出對癥、有效的藥物,這樣能大大幫助到受感染人群的醫治過程。第一批藥物檢測結果將在3-5天內出來,也就是說,最快3-5天,我們就可能篩選出對癥的抗病毒藥物。
② 用于疫苗的研究。病毒株是研制疫苗的第一步,雖然疫苗的研制生產過程會相對慢一些,但是科研人員一直在此方面不斷努力、突破。
三)返程高峰來臨,要重視不要恐慌
關于大家對于“返程高峰,地鐵里乘客增加,公共交通設施是否安全”的擔憂,李院士是這樣說的:
大家的這種恐慌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其實也大可不必,還是要放輕松一些。
首先,對于上海這樣的大都市來說,現階段公共交通工具都做到了每天消毒,這樣的消毒是能有效地殺滅病毒的。
其次,我們做最壞的假設,哪怕是病毒攜帶者摸過了一個門把手,你又摸到了,其實只要你回家就洗手,不要用手觸碰眼睛嘴巴、直接拿東西吃,這樣的傳染風險也不大。
不過在此還是要提醒大家,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出門,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合記得戴口罩,也一定要勤洗手,這是對病毒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預防。